1、【判断推理】商品:琳琅满目
A:商场:熙熙攘攘
B:公司:运筹帷幄
C:教学:紧张有序
D:家庭:相亲相爱
正确答案:C
解析:琳琅满目的商品,构成修饰关系。
A项,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说的是商场中的人群,而非商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运筹帷幄指在帷幕之中指挥、谋划,后泛指策划机要,说的是公司的领导人,而非公司,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紧张有序的教学,构成修饰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相亲相爱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说的是家人之间的关系,而非家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27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6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5题,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5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24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8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2、【判断推理】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金属板连接起来,通过金属棒尖端放电,让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以保护建筑物免遭雷击。这种现象用于管理界,被称为避雷针效应,指事先疏导,防患于未然,引领事态积极发展,即善疏则通,能导必安的管理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做法与避雷针效应无关的是:
A:某市推行“全民城管精准找茬”工作破解城管盲区漏点,市民怒气少了、满意多了
B:某地实行“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法,解决大量群众关心的事,化解了社会矛盾
C:某公司将召开员工发展问题研讨会,要求部门主管会前要调查掌握员工发展需求
D:某小区改建车库,物业方广泛地征求了业主的意见,并形成共识,使该工程顺利推进
正确答案:A
解析:避雷针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事先疏导,防患于未然,引领事态积极发展。
A项,某市推行“全民城管精准找茬”工作破解城管盲区漏点,是直接解决问题,不属于事先疏导,不符合定义。
B项,“有事好商量”的协商议事工作法,通过协调商讨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属于事先疏导,符合定义。
C项,公司召开员工发展问题研讨会,要求部门主管提前掌握员工发展需求,属于事先疏导,符合定义。
D项,物业广泛征求业主意见并形成共识后,使改建车库的工程顺利推进,属于事先疏导,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6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9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1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6题
3、【判断推理】副文化指某一文化体系中相对于主文化的非从众的文化价值亚体系,由社会少数成员发明或引进,对社会秩序和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下列不属于副文化的是:
A:西方的爵士乐与摇滚乐,中国的京剧与昆剧
B:西方社会一度因为艾滋病而对同性恋者产生过恐慌,但后来人们慢慢接受了这些人,使他们有了更多的空间,也衍生出了自己的文化
C:“垮掉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
D:某企业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组织了俱乐部文化、派别文化、“沙龙”文化、“哥儿们”文化等活动
正确答案:D
解析:副文化定义的关键信息:由社会少数成员发明或引进,对社会秩序和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A项,爵士乐与摇滚乐是不同风格的音乐,京剧与昆剧是各具特色的戏曲,都是由社会少数成员发明,对社会秩序和发展起促进作用,符合定义。
B项,同性恋文化是由社会少数成员发明,对社会秩序和发展起一定作用,符合定义。
C项,“垮掉的一代”是由社会少数成员发明,对社会秩序和发展起一定作用,符合定义。
D项,企业组织的文化活动仅对企业内部产生作为,未体现出对社会产生作用,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火柴:打火机:取火
A:煤炉:燃气灶:煮饭
B:锄头:马车:耕地
C:镜子:梳子:梳妆
D:皂角:浣纱:洗衣
正确答案:A
解析:火柴和打火机都可以用来取火,两者具有相同的功能。
A项,煤炉和燃气灶都可以用来煮饭,两者具有相同的功能。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锄头可以耕地,但马车一般用来载人或运输货物,而非用来耕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镜子和梳子都是梳妆时需要的用具,两者的功能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皂角可以用来浣纱和洗衣。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求医行为,是指人们在感到躯体不适或产生病感时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根据求医的决定是由谁做出的,可以分为主动求医、被动求医和强制求医。主动求医是指当个体产生不适感或病感时,自觉做出决定。被动求医指的是由病人的家属或他人做出求医的决定,病人配合就医。强制求医是指本人不愿求医,但因疾病对本人或社会人群健康构成危害而强行要求其就医。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被动求医的是:
A:老张的体检报告显示他有轻度脂肪肝,建议可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老张拿到报告后很紧张,赶紧到医院去挂号
B:小张牙疼好几天了,一直没有去医院治疗,直到牙疼引发面部肿胀,连张口吃饭都困难了,才不得不去牙科诊治
C:刘阿姨最近无缘由地开始说自己没有用了,干脆死了更好,她不愿去医院看病,她的丈夫和儿女苦劝无果,只好硬带她去医院就诊
D:中学生小梅放学回家,跟妈妈说今天拉肚子,上了五次厕所,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不舒服,用不用去医院?妈妈决定带她去医院挂号
正确答案:D
解析:被动求医定义的关键信息:病人家属或他人做出求医的决定,病人配合就医。
A项,老张拿到体检报告后主动去医院挂号,应属于主动求医,排除。
B项,小张主动去医院牙科治疗,应属于主动求医,排除。
C项,刘阿姨虽然是由家属做出的求医决定,但刘阿姨自己不愿求医,应属于强制求医,排除。
D项,由小梅的妈妈做出求医的决定,且小梅配合就医,属于被动求医。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7题
6、【判断推理】油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车
A:炒 开
B:香 快
C:锅 人
D:水 马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油可以用来炒菜,车可以用来开,但词项的顺序前后颠倒,排除。
代入B项,油香,车快,但词项的顺序前后颠倒,排除。
代入C项,油放到锅里可以进行烹饪,人坐在车里可以驾驶车辆。前后关系一致,保留。
代入D项,马是车的一种动力来源,油不是水的动力来源,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5题
7、【判断推理】矩阵对策是指处于利益竞争的两个关系主体,各自可选的策略有限,且在一局对策中双方得失和为零的现象,即要不成功、要不失败。对策中,一方真正成功的措施应该是,针对对方所采取的行动相应地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应对策略,各方选择的策略必定是自己对对方策略预测的最佳反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矩阵对策的是:
A:在进入奥运女子排球决赛后,某国家队重新安排队员阵容和出场顺序
B:齐王和田忌按原条件重新赛马,并约定每局比赛须用同等级的马参赛
C:劳资双方进行薪资谈判,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最终双方都作出让步
D:丈夫要去踢球,妻子要去看电影,儿子要去游乐园,最后三人去郊游
正确答案:A
解析:矩阵对策的定义要点:①处于利益竞争的两个关系主体;②双方得失和为零;③针对对方所采取的行动相应地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应对策略,各方选择的策略必定是自己对对方策略预测的最佳反应。
A项,在排球比赛前,重新安排阵容和出场顺序,符合定义,属于矩阵对策。
B项,用同等级的马参赛,不符合要点③,不属于矩阵对策。
C项,双方都作出让步,得失和不为零,不符合要点②,不属于矩阵对策。
D项,分别要踢球、看电影、去游乐园的三人,最终去郊游,不符合要点①②③,不属于矩阵对策。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
8、【判断推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下列选项中与题干逻辑结构相同的是:
A:有志者事竟成
B:骄兵必败
C:不吐不快
D:头发长,见识短
正确答案:C
解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规矩”是“方圆”的必要条件。
A项,“有志者事竟成”中,“有志”是“事成”的充分条件,与题干不同。
B项,“骄兵必败”中,“骄兵”是“败”的充分条件,与题干不同。
C项,“不吐不快”中,“吐”是“快”的必要条件,与题干相同。
D项,“头发长,见识短”中,“头发长”是“见识短”的充分条件,与题干不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65题
9、【判断推理】在医学上,根据引起感冒的病原体不同,可将感冒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如果没有细菌感染的话,通过人体自身产生的免疫力,感冒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所以,大多数感冒无需服药打针治疗。
为使以上结论成立,以下必须为真的一项是:
A:患普通感冒有利于提高人的免疫系统
B:人们所患的感冒一般是病毒性感冒
C:服药打针治疗疾病对人体有较大的副作用
D:感冒不止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两种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通过“如果没有细菌感染,通过自身免疫力,感冒一周就可以自愈”得出“大多数感冒无需服药打针治疗”的结论。要使上述结论成立,需要保证其前提条件成立,即“大多数感冒没有细菌感染”,而根据“感冒可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可知,“大多数感冒没有细菌感染”也就代表着“大多数感冒是病毒性感冒”,即B项。A、C、D三项均与题干论证无关,不能使题干结论必然成立。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87题,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74题
10、【判断推理】从“有的大学生喜欢所有明星”不能推出:
A:所有明星都有大学生喜欢
B:有的大学生喜欢有的明星
C:
所有大学生喜欢所有明星
D:
并非所有大学生不喜欢所有明星
正确答案:C
解析:“有的大学生喜欢所有明星”可推出“所有明星被有的大学生喜欢”,即可推出A项。进而可推出“有的明星被有的大学生喜欢”,即有的大学生喜欢有的明星,B项正确。又“有的大学生喜欢所有明星”又等值于“并非所有大学生不喜欢所有明星”,D项正确。从“有的”不能推出“所有”,所以C项无法推出。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