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以下哪项一定是正确的?
A:吴不可能排在前四
B:郑不可能排在前二
C:李不可能排在前四
D:周不可能排在前二
正确答案:A
解析:代入A项,假设吴排在第四位,根据(4)可知周排在第一位,与(1)矛盾,因此吴不可能排在第四位。若吴排在前三位,则周没有位置排。综上,吴不可能排在前四位。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110题,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6题
2、【判断推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阙值与检验》(GB19522—2004)中规定,驾驶人员每100ml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并每100ml血液酒精含量小于80mg为饮酒后驾车;每100ml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为醉酒驾车。大概喝多少酒会达到这个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mg/100ml大致相当于一瓶啤酒;80mg/100ml,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2瓶啤酒;100mg/100ml,大致相当于半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
B:20mg/100ml大致相当于一瓶啤酒;80mg/100ml,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2瓶啤酒;100mg/100ml,大致相当于一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
C:20mg/100ml大致相当于两瓶啤酒;80mg/100ml,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4瓶啤酒;100mg/100ml,大致相当于一斤低度白酒或者5瓶啤酒
D:20mg/100ml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80mg/100ml,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2瓶啤酒;100mg/100ml,大致相当于半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
正确答案:D
解析: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 80mg/100ml的驾驶行为。20mg/100ml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80mg/100ml,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2瓶啤酒;100mg/100ml,大致相当于半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75题
3、【判断推理】
气象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模型,用以检测云的旋转运动。研究人员鉴定并标记了逗点状云系的形态和运动,并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教会”计算机自动识别和检测卫星图像中的逗点状云系,以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在海量天气数据中及时发现恶劣天气的“端倪”。该计算模型有助于更快、更准确地预测恶劣天气。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不属于上述结论必要的前提的是:
A:
从卫星图像中看,逗点状云系因其外形类似于逗号而得名,与气旋的形成密切相关
B:
该计算模型能检测出逗点状云系,准确率达99%,甚至在其完全形成前就能检测到
C:
气象学认为气旋的形成可导致冰雹、雷暴、大风和暴风雨等各种恶劣天气事件发生
D:
该计算模型如与其他天气预报模型相结合,将能有效地预测出64%的恶劣天气事件发生
正确答案:D
解析:
题干论据:气象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模型,用以检测云的旋转运动。研究人员鉴定并标记了逗点状云系的形态和运动,并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教会”计算机自动识别和检测卫星图像中的逗点状云系,以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在海量天气数据中及时发现恶劣天气的“端倪”。题干结论:气象研究团队开发的该计算模型有助于更快、更准确地预测恶劣天气。
A项,若逗点状云系与气旋的形成无关,那么用以检测云的旋转运动的计算模型就无法识别和检测卫星图像中的逗点状云系,该计算模型也就不能更快、更准确地预测恶劣天气,题干结论无法成立,是题干结论的必要前提。
B项,若该计算模型不能准确检测出逗点状云系,那么该计算模型也就不能更快、更准确地预测恶劣天气,题干结论无法成立,是题干结论的必要前提。
C项,若气旋的形成不能导致冰雹、雷暴、大风和暴风雨等各种恶劣天气事件发生,那么即使题干中的计算模型可以检测云的旋转运动并识别和检测卫星图像中的逗点状云系,也无法预测恶劣天气,题干结论无法成立,是题干结论的必要前提。
D项,若该计算模型与其他天气预报模型相结合不能有效地预测出恶劣天气事件发生,那么可能是其他天气预报模型没有作用,该计算模型也许可以单独预测恶劣天气事件发生,题干结论仍然可以成立,不是题干结论的必要前提。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7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2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7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6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7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2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6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7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7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2题
4、【判断推理】研究发现,妈妈在怀孕期间经常吃什么,孩子将来就会喜欢吃什么。这是因为当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时,它会认为母体摄入的所有食物成分都是安全的,并在神经系统中记住食物的味道,作为自己今后寻找食物的依据。
以上研究中不能得出下列哪一结论?
A:如果孕妇怀孕期间营养不良,孩子出生后会挑食,不喜欢吃有营养的食物
B:经常吃肉食的孕妇应注意均衡饮食,从而预防孩子出生以后过于偏爱肉食
C:孕妇需要注意尽量不饮酒,如果胎儿感受到酒精的味道,以后酗酒的可能性会增大
D:孕妇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健康食物,有助于孩子今后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研究发现母亲在怀孕时经常吃什么,孩子将来就会喜欢吃什么。
A项,题干说的是喜欢吃的食物种类的问题,而该项说的是营养不良,孕妇怀孕期间营养不良不一定是吃的东西没有营养,并且题干指出胎儿会在神经系统中记住食物的味道,而食物有没有营养是不能从味道上判断出来的,因此该项不能由题干研究得出。
B项,孕妇经常吃肉食,孩子将来也会喜欢吃肉食,因此为了预防孩子以后偏爱肉食,孕妇应该注意均衡饮食,与题干的研究结论相符。
C项,孕妇如果饮酒,孩子将来酗酒的可能性会增大,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孕妇要注意尽量不饮酒,与题干的研究结论相符。
D项,孕妇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孩子将来也会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与题干的研究结论相符。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8题
5、【判断推理】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时,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由一些主观和客观条件所引起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无意注意的是:
A:上课时学生突然被窗外飞进来的蝴蝶所吸引
B:肚子饿的小明一进房间就看见了桌上的面包
C:小红埋头完成家庭作业,不知不觉过了很久
D:人们在绿油油的草地上一眼就看到了小红花
正确答案:C
解析:无意注意定义的关键信息: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A项,不由自主地被突然飞进来的蝴蝶吸引,属于无意注意。
B项,一眼就看见面包,符合无意注意的定义。
C项,埋头完成作业是有预定目的、需意志努力的,而对时间并没有注意,不符合定义。
D项,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看到小红花,也无需意志努力,属于无意注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5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0题
6、【判断推理】金领指掌握现代科技、能创造大量财富因而收入较高的高级科学技术人员。
下列属于金领的是:
A:电脑营销公司老板
B:微软公司编程师
C:计算机专业博士生
D:国有企业的会计
正确答案:B
解析:金领定义的要点:①掌握现代科技、能创造大量财富;②收入较高;③高级科学技术人员。
A项,营销公司老板未体现高级科学技术人员,不符合要点③。
B项,微软公司编程师是一种高级科学技术人员,他们都掌握电脑编程技术,并以此获得较高收入,符合定义。
C项,博士生不是在职人员,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会计不是高级科学技术人员,他们没有没有掌握现代科技,不符合要点①③。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柳:柳眉:柳腰
A:莲:莲花:莲蓬
B:松:松紧:松散
C:玉:玉手:玉食
D:鸟:鸟瞰:鸟语
正确答案:C
解析:柳是一种植物,“柳眉”中的柳是指柳叶细长的特征,“柳腰”中的柳是指柳枝纤细柔软的特征,“柳眉”和“柳腰”中的柳均指的是柳的一种特征。
A项,莲是一种植物,莲花和莲蓬都是莲的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松是一种植物,“松紧”指松和紧的程度,“松散”指(事物结构)不紧密,(精神)不集中,二者均与松的特征无关,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玉是一种石头,“玉手”中的玉是指玉洁白的特征,“玉食”中的玉是指玉珍贵的特征,“玉手”和“玉食”中的玉均指的是玉的一种特征,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鸟是一种动物,“鸟瞰”指从高处往下看,“鸟语”指鸟鸣声,与鸟的特征无关,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68题
8、【判断推理】利他惩罚是指人们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惩罚违反社会准则的人。第三方惩罚是利他惩罚的一种,第三方虽然没有受到违规行为的直接损害,却愿意付出代价来惩罚违反社会准则的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第三方惩罚的是: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C: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D: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三方惩罚的定义要点:①没有受到违规行为的直接损害;②愿意付出代价来惩罚违反社会准则的人。
A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仁义的一方,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并未体现愿意付出代价来惩罚违反社会准则的人,不符合要点②。
B项,“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指他人如果侵犯我,我必定会反击。并非没有受到违规行为的直接伤害,不符合要点①。
C项,“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攻击,就用什么手段进行回击。并非没有受到违规行为的直接伤害,不符合要点①。
D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指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即没有受到违规行为的直接伤害,却愿意付出代价来惩罚违反社会准则的人,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0题,2014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9、【判断推理】( ) 对于 口罩 相当于 竹子 对于 ( )
A:耳挂 竹炭
B:无纺布 斗笠
C:卫生用品 竹叶
D:医用口罩 箭竹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耳挂是口罩的组成部分,竹子是制作竹炭的原材料,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无纺布是制作口罩的原材料,竹子是制作斗笠的原材料,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口罩属于卫生用品,竹叶是竹子的组成部分,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医用口罩属于口罩,箭竹属于竹子,但词项顺序颠倒,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104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100题
10、【判断推理】民事单方法律行为是指根据民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
A:美国公民约翰在中国某大学访学期间,租用该大学学术中心406房间,租期为三个月
B:王一在自动存款机上,将4500元现金存进去了
C:王二发现洗发精用完了,到设在楼下超市的自动售货柜上付款后,取走了一瓶洗发精
D:小张搬家时,将一套旧沙发和一台四成新洗衣机,丢弃在小区垃圾分类回收处
正确答案:D
解析:民事单方法律行为定义的关键信息:根据民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
A项,租用房间需要双方的意思表示,不符合定义。
B项,在存款机上存钱需要双方的意思表示,不符合定义。
C项,在售货柜购物需要双方的意思表示,不符合定义。
D项,小张将东西丢弃在小区垃圾分类回收处,是民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